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甘肃省综合交通网络与人口经济耦合分析(4)

来源:人口与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 结论 3.1 甘肃省交通系统与人口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在逐年提高,交通系统综合评价值年均增长率为19.6%,人口、经济系统年均增长率为14.4%,略低于

3 结论

3.1 甘肃省交通系统与人口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在逐年提高,交通系统综合评价值年均增长率为19.6%,人口、经济系统年均增长率为14.4%,略低于交通。两系统综合水平之间差距较小,发展有相对先后,2000~2006年甘肃省交通发展滞后于人口与经济建设,2007~2010年交通发展水平逐步满足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建设需求。

3.2 甘肃省交通与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逐年提高,耦合协调等级由2000年的中度失调提升到2010年的初级协调,但耦合协调度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仅为0.038。交通运输与人口、经济系统相互促进力度逐渐增强。

3.3 甘肃省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与综合交通密切相关,根据缓冲区分析得到的紧密程度,将兰州、嘉峪关、临夏和天水4市归为人口经济与交通高度相关型,将金昌、武威、平凉、定西、白银与酒泉6市归为中度相关型,而将张掖、陇南、甘南和庆阳4市归为一般相关型。

另外,限于资源和时间的约束,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提炼;只分析了甘肃省交通与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与变化趋势,而没有对其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不足之处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做更深入的探讨。

4 建议

目前甘肃省交通与人口经济协调度仅达到初级协调,要促进协调等级向良好乃至优质提升,很有必要优化两系统,本研究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就省域范围来说: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发展规划,做好交通规划与社会经济规划、产业规划、城镇布局等规划的衔接。

(2)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交通运输能力与规模。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专项资金的支持。对交通建设政府应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市场扩大交通资金投入总量。

(3)优化运输体系结构,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全面发展,形成以国家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长输管道、国际航空港为“交通走廊”,以支线铁路、省道公路、支线机场、城市天然气、成品油服务管道为支线网络,以县乡公路网络为“毛细血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以适应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4)加大交通运输科技进步,转变运输增长方式。交通运输发展实现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需求。因此,应改变运输增长方式,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加快运输技术进步,以适应甘肃省人口及经济的发展态势。

就不同地区来说:

(1)河西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化程度高,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副产品的运输呈较快增长趋势,应大力发展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运输,充分发挥普通公路在中短途旅客和货物集散运输、直达运输中的主力军作用,发挥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通道作用。

(2)陇东地区资源丰富,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资源开发与利用,对重质货物运输需求量较大,应着重铁路干线、通道、高速公路建设,同时加强油气管道建设,形成与地理空间和集中运量流向相适应的骨干框架。

(3)陇南和甘南地区因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发等因素,加之经济发展落后,因此应着重提升国道、省道主干线等级,提高公路通达率和通行能力,吸引人口、资金、经济活动向交通干线聚集。

(4)广大的农村地区,随着城乡交流日益密切,产生基数很大的中短途常规客运,并且农村交通90%靠公路承担。因此,农村公路应坚持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与当地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及资源利用相结合,扩大农村公路的覆盖面和等级,提高抗灾能力,解决晴通雨阻问题,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文章来源:《人口与经济》 网址: http://www.rkyjj.cn/qikandaodu/2021/0710/1720.html



上一篇:长三角人口与经济协同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研究
下一篇:对成渝中心城市发展方向的思考

人口与经济投稿 | 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人口与经济版面费 | 人口与经济论文发表 | 人口与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口与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