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对成渝中心城市发展方向的思考

来源:人口与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西部地区近年来迎来经济快速发展,在新常态的新时期,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渝城市群是中国西部人口与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对中国内陆经济发展、国家区域平

中国西部地区近年来迎来经济快速发展,在新常态的新时期,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渝城市群是中国西部人口与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对中国内陆经济发展、国家区域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成都、重庆经济体量突出,集中了整个板块核心优势资源,对区域发展与生产组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构建全国开放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研究两个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空间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成都、重庆发展现状的解读

(一)人口产业基本情况

考虑到行政区划层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以主城区所在的实体地域对两个城市进行考虑。成都与重庆主城的城镇人口都在700万人左右,体量上基本接近。两个城市分别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与西北角,呈对角分布的格局,重庆是长江出川的重要门户,成都则是传统意义上四川的中心。

从产业发展的实际来看,近年来重庆市主导产业突出且升级换代明显,从过去的汽配、机械等逐渐升级到目前电子、汽车为主的格局,新产品占全国的比重也从零上升到10%以上的地位,优势行业规模突出且具有国家地位。成都的情形则相反,产业门类繁杂,有7个部门比重超过10%,主导行业不突出。

服务业发展方面,成都和重庆的生产性服务都还处于成长阶段,与沿海一线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但成都的旅游服务、重庆的贸易在全国优势较突出。成都、重庆分别集中了区域主要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在成渝片区内的吸引力突出。例如,成都集中了四川省内60%以上三甲医院,其它所有城市都无法与之相比。

(二)两市优势条件互补

从发展条件来看,成都和重庆的实际是优势互补的,拥有巨大的协作发展潜力。成渝携手,可为我们勾画出西部崛起蓝图中的重要篇章。

成都的优势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航空地位明显,成都已经是全国除北京、上海以外最大的航空枢纽;二是成都的科教创新资源丰富,在创新研发方面强于重庆,在西部地区仅次于西安,且与北部的绵阳科技城市联系紧密;三是成都的国际化和开放性较好,定居成都的外籍人士超过5万人,国际知名度较高;四是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独特的消费文化,使得成都不仅是重要的旅游城市,也因生活气息浓厚而富有吸引力。

重庆的优势有所不同:一是长江水运带来的综合货运优势,川渝乃至云贵甘肃地区的货物走长江需在重庆港口下水;二是在区域贸易层面,重庆集中了西部批发市场30%的份额,是成都的2倍以上;三是电子、汽车等优势制造业兴起,奠定了内陆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四是重庆拥有直辖市地位,在争取国家战略与政策方面拥有先天优势,在项目管理与落地方面也具有较强的实施抓手。

城市特色风貌方面,成都背靠都江堰,是中国最具景观效应的田园城市;重庆则是著名山城,以大山大水格局而闻名。两个城市各具特色。

(三)发展思路存在不同程度冲突

首先,两个城市提出的产业方向相似,都强调制造业集聚,主要呈现重庆领先、成都跟随的状况。在重庆产业政策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成都也后续跟进,发展与重庆相似的汽车电子等行业。又比如成都原先重工业不强,于是引进彭州石化等大型项目,而重庆城区则在清退类似产业。成都由于背靠青藏高原,大气扩散能力弱,在产业规模未达到一线城市水平时,空气污染已经比较严重。与此同时,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水域上游,水污染超出沱江、岷江自净能力,造成下游地区水质严重下降,这与重庆地处长江的情况明显不同。

其次,两个城市都强调打造综合型的交通枢纽。从功能上来看,重庆偏重工业、贸易,应以铁路水运为主,成都客运集散强应强调公路发展。但实际情况不然,成都凭借区域性编组站的优势,将更多的铁路运输留在本地,反而重庆公路货运量更高。在长江经济带与国家铁路大发展的背景下,重庆由于区位与航运优势逐渐成为西部的铁路中心,成都的对策是全力增加成都对外铁路通道以巩固自身地位。航空方面则相反,由于成都机场更加接近欧洲,向西开放更具优势,但重庆也竭尽所能打造国际枢纽。

第三,两个城市都要打造现代服务中心,但都不考虑服务功能细分后的互补协作。比如重庆原本贸易优势更强,在重庆“渝新欧”铁路取得明显成绩的情况下,成都也跟进发展“蓉新欧”。又比如,重庆、成都都发展会展行业,并都自称“西部会展之都”。与此同时,一些该重视的方面却没有考虑:重庆在文化、都市旅游方面欠账明显却很少考虑去提升;成都的区域性消费很强,却不在交通方面予以支持,导致区域客流多次换乘的困扰。

文章来源:《人口与经济》 网址: http://www.rkyjj.cn/qikandaodu/2021/0710/1721.html



上一篇:甘肃省综合交通网络与人口经济耦合分析
下一篇:不只是户籍那点事儿户籍制度城市化与产业升级

人口与经济投稿 | 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人口与经济版面费 | 人口与经济论文发表 | 人口与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口与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