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长三角人口与经济协同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研究(5)

来源:人口与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 2012-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比重、就业人口、高速公路密度及人力资本等强化了不一致状况,其他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不一致格局。从

(3) 2012-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比重、就业人口、高速公路密度及人力资本等强化了不一致状况,其他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不一致格局。从空间效应看,邻近城市不一致指数增加1%可带动城市不一致指数增加0.460%。这期间,不一致指数空间溢出效应最小,说明区域要素流动和发展格局正逐步向均衡转变。

对空间效应定量研究发现,在城市发展状况始终发挥重要影响的同时,随着区域发展环境转变、“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不同尺度区域合作深化、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善带来的要素流动加快和市场机制完善等,市场机制作用正在加强,政府作用反而有所降低。此外,随着城市间交流便捷和资源要素流动障碍弱化等,长三角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渐趋明朗,区域发展也从“恶性竞争”走向“竞争性均衡”,空间效应递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区域发展向均衡态势转变的状况。

六、结论

1.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了长三角地区2000-2015年发展差距演变状况,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定量研究了不同时期驱动因素及空间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1) 2000-2015年长三角地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率、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整体上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城市人口与经济增长也存在显著差异,发达城市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明显高于欠发达城市,表现出不同城市发展的显著差异和未来推动区域均衡格局过程中的差异化需求。

(2) 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相对稳定的核心-边缘格局说明长三角地区当前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和发展差异。基于人口与经济重心迁移协同-不协同-协同的发展阶段划分表明区域发展差距呈现先增大后缩小趋势,同时不一致指数总体上的部分发达城市增长和多数城市下降也表征了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

表5驱动因素回归结果2000-2015年2000-2003年2003-2012年2012-2015年***(-5.71)-4.024***(-5.70)-1.923(-1.48)-0.806(-0.65)-4.075***(-4.70)-2.877***(-3.31)-4.099***(-2.93)-4.072***(-2.91)X27.518**(2.52)5.485*(1.79)-3.516(-0.33)-5.943(-0.62)2.955***(3.90)2.389***(3.70)3.799*(1.92)3.501*(1.75)***(3.24)0.00335***(3.57)-0.00454(-0.43)-0.00518(-0.51)0.00132***(3.57)0.000943(1.08)0.0138***(3.04)0.0258***(3.07)X40.0484*(1.65)-0.0230(-0.58)0.0314(0.25)-0.126(-1.05)0.128**(2.46)0.0218**(2.58)-0.127**(-2.24)-0.148**(-2.53)X5-2.096**(-2.30)-2.626***(-2.76)-6.231**(-2.36)-9.780***(-3.70)-1.231***(-2.35)-1.253**(-2.39)1.879*(1.69)1.744(1.57)X6-0.470***(-4.15)-0.400***(-3.39)-1.137**(-2.52)-1.760**(-2.44)-0.0858***(-2.72)-0.0786***(-2.63)-0.412***(-6.48)-0.390***(-5.93)X70.0464***(2.15)0.0525**(2.37)0.359*(1.65)0.672**(2.26)-0.205***(-4.28)0.0211(0.28)0.0980***(2.97)0.00850**(2.39)X8-0.315*(-1.87)-0.168(-1.08)-1.116**(-2.51)-1.698*(-1.91)-0.314**(-2.21)-0.164(-1.20)-1.026***(-2.81)-1.017***(-2.60)X90.884***(3.81)0.979***(3.40)4.685***(4.63)3.909***(3.69)0.0576***(3.25)0.0728***(3.30)0.684*(1.90)0.794**(1.96)λ/ρ0.826***(21.16)0.826***(21.99)0.831***(10.22)0.926***(30.75)0.815***(15.20)0.926***(46.41)0.460**(2.18)0.440*(1.73)***35.632***62.338***12.890***Robust ***28.359***76.522***4.720*****3.108***Robust .953***0.829

(3) 长三角地区发展差距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在城市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随着区域发展加快,市场机制在促进区域发展均衡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政府作用则有所弱化。此外,空间效应下降说明长三角地区发展正在逐步向均衡转变。

2.相关建议

基于相关研究,本文对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化和缩小城市间发展差距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不同城市应基于自身禀赋差异制定差异化发展定位,优化区域产业功能布局,推动城市间基于产业发展的合作深化,发达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并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从要素优势转向竞争优势;而欠发达地区则要注重禀赋差异,发挥后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城市转移产业,并通过城市间产业转移合作促进地区内部产业功能错位、协同发展,引导区域产业功能空间布局合理化。

(2) 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制定差异化人口吸引政策,特别是上海等发达城市要强调人口适度调控,选择性地吸收高端人才流入,并采取相应措施使人口向周边城市转移;而欠发达地区城市则在加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新政,吸引人才回流与集聚,进而实现均衡发展。

(3) 各城市在关注自身要素禀赋提升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健全保障机制,消除要素流动障碍,充分利用空间溢出效应等地理条件,加强与邻近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跨行业流动与集聚,有效利用周边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提高区域发展的联动效应。

文章来源:《人口与经济》 网址: http://www.rkyjj.cn/qikandaodu/2021/0710/1719.html



上一篇:基于的县域人口经济系统协调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下一篇:甘肃省综合交通网络与人口经济耦合分析

人口与经济投稿 | 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人口与经济版面费 | 人口与经济论文发表 | 人口与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口与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