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基于的县域人口经济系统协调格局演变特征研究(2)

来源:人口与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上式中,k为正常数,假设各个指标信息发生概率相等,则k=1/lnn,n为统计地域单元的个数;pij为第i个地域单元的第j项指标值所占的比重,即对于取对数部分

上式中,k为正常数,假设各个指标信息发生概率相等,则k=1/lnn,n为统计地域单元的个数;pij为第i个地域单元的第j项指标值所占的比重,即对于取对数部分的pij值加上0.01是为了保证取对数后的熵值仍有意义。再需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冗余度dj用以代表单一指标对决策的作用程度,即dj=1-ej,以第j项指标的冗余度值占各项指标总冗余度值的比重作为最终的指标权重值,并与对应指标标准化数据加权求和进行各地域单元的系统综合得分计算,即:

上式中,Ui代表人口系统的综合得分值,Vi代表经济系统的综合得分值;n为统计地域单元个数,m为系统指标总个数;j1代表人口系统指标,j2代表经济系统指标;m1代表人口系统指标个数,(m-m1)则代表经济系统指标个数。

2.协调度评价模型。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主要用于评价系统间的耦合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D为系统协调度;C表示协调系数,C={Ui?Vi/[(Ui+Vi)/2]2}k(0≤C≤1且k=2);T表示系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T=α?Ui+β?Vi(0≤T=1)。

3.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地域单元间系统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水平和布局情况需分别计算单变量全局Moran’s 1和局部 Moran’s 1:

上式中,I为全局Moran’s 1的值,Ia为地域单元a的协调度的局部Moran’s 1值,且Ia为正值时表示正相关性属性值的空间集聚,而负值时则表示呈负相关性的属性值的空间集聚现象;(xa-)是单元a的属性值与均值的差值,(xb-)是区县单元b的属性值与均值的差值;wab代表空间权重矩阵值,本文主要采用“车式”邻接法求取空间权重矩阵。S2代表a属性值的方差,即

4.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人口发展相关要素与经济建设领域内诸多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不断优化的和谐发展过程,现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已发展成为开放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问题。同时,人口作为人口—经济综合系统的主体,人口系统要素的发展需要适应经济建设要求,而经济发展水平也要及时与同期人口系统要素发展状况相匹配,以推动人口资源的优质化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态势。参照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时效性和评价指标的前瞻性、可操作性等体系构建原则,就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两个角度围绕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以及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和经济创新等子系统内容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对区域单一系统发展水平及系统间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不仅要着眼于现状整体水平和空间布局,更要通过分析县域间发展水平布局的均衡度来预测系统发展潜力和未来变化的趋势。首先,对统计年份内的京津保各市所辖县域的人口(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作均值和标准差化处理,使其能分别代表市域人口(经济)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的均衡度。各区县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数量分级分为低水平(Ui(Vi)≤0.3)、中等水平(0.3<Ui(Vi)≤0.4)、高水平(0.4<Ui(Vi)≤0.5)和极高水平(Ui(Vi)>0.5)等四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对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级评价,可分为低级协调(D≤0.4)、中级协调(0.4<D≤0.5)、较好协调(0.5<D≤0.6)和高级协调(D>0.6)四个等级。

表1 京津保地区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

关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统计数据搜集上,北京、天津和保定三市域的54个市辖区县的相关数据主要摘自于《北京区域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和《保定经济统计年鉴》;关于区县一级行政区划界限的矢量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400万地级行政界线和县级行政界线图。

四、结果与分析

(一)人口—经济单一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1.人口系统格局演变特征。对于京津保三市人口发展水平变化趋势而言,如图2左图所示,发展水平及其总体波动幅度均处于最高状态是保定市,北京市的人口系统发展态势趋于较高水平下的稳定状态,而人口发展水平最低而发展趋向上升状态的是天津市。保定市人口发展水平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发展层次较低,传统制造业部门集聚,集中了大量的本地和外来劳动人口,人口密度较大。从对于津保两市人口水平变化态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保定市人口总体水平自2003年以来经历了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至2015年已明显低于京津两市,具体而言,2003-2007年段保定市人口系统水平有所下降是由于人口增长率大幅提升和人口经济弹性系数明显降低所致,2007-2011年整体水平的大幅抬升也与人口经济弹性的同步提升有关联,2011-2015年水平主要是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增长和大量从业人口集中于第一、二产业而使第三产业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所致。天津市人口发展除2003-2007年出现下降外,2007年以后呈稳定上升的发展趋势,至2015年已稍高于北京和保定两地,说明天津市人口系统各项指标发展态势趋于科学合理。

文章来源:《人口与经济》 网址: http://www.rkyjj.cn/qikandaodu/2021/0710/1718.html



上一篇: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长三角人口与经济协同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研究

人口与经济投稿 | 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人口与经济版面费 | 人口与经济论文发表 | 人口与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口与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