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以杨马兵为入口解读边城的主旨整本书阅读策略(2)

来源:人口与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解读杨马兵与环境的关系 合作探究:杨马兵与环境(碾坊、白塔)的关系。 设计意图:对人物作深入分析,并从人物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中领悟作者的

三、解读杨马兵与环境的关系

合作探究:杨马兵与环境(碾坊、白塔)的关系。

设计意图:对人物作深入分析,并从人物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1.与碾坊的关系

①小说中的碾坊指什么?(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但一个撑渡船的若想有座碾坊,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妄想。凡碾坊照例是属于当地小财主的产业。”“熟人又说到这碾坊的将来,似乎是团总女儿陪嫁的妆奁。”碾坊象征着金钱财富,成为经济地位的标志。

②杨马兵和小说中其他人物对待碾坊的态度如何?

杨马兵:“一个有用的人, 两只手抵得五座碾坊!”

老船夫:“极有兴味”“在河边管理一个碾坊比管理一只渡船多变化有趣味”“很羡慕”“有什么福气?又无碾坊陪嫁,一个光人”。

二老家的脚夫:“二老,若这件事派给我,我要那座碾坊。一座碾坊的出息,每天可收七升米,三斗糠。”

中寨人:“我眼前有座碾坊,有条渡船,我本想要渡船,现在就决定要碾坊吧。渡船是活动的,不如碾坊固定。这小子会打算盘呢。”

小结:一个坚守职责50 年、从容生活的老船夫在面对新事物碾坊时也开始变得有些自卑了;二老家的脚夫、中寨人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碾坊的渴望;杨马兵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两只手抵得五座碾坊!重人而轻物。由此可见杨马兵是一个重义轻利的人。

碾坊的介入,意味着现代社会重利轻义的思想已经侵蚀人们的心灵。当一座崭新碾坊成为陪嫁物的时候,碾坊就成为左右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的筹码。要碾坊就是追求金钱,就是重利轻义。杨马兵仍然坚守着重义轻利的思想。

2.与白塔的关系

①小说中的“白塔”是什么?

“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茶峒风水”应该是关乎茶峒人的风俗、民风,因而白塔象征湘西人重义轻利、正直朴素的人情民风。

②“白塔”的坍塌和重建意味着什么?

坍塌:重义轻利、正直朴素的人情民风的消失;

重建:人们要找回重义轻利、正直朴素的人情美,表达了人们找回美好人性的愿望。

③杨马兵和重建白塔有何关系?

“为了这塔成就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应尽每个人来积德造福,尽每个人皆有捐钱的机会,因此在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中部锯了一口,尽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竹筒满了马兵就捎进城中首事人处去,另外又带了个竹筒回来。”(第二十一章)杨马兵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共同重建白塔的桥梁。

小结:“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不再坐江山,平常人还消说!”小说借杨马兵之口道出了湘西古今的变化。杨马兵勾连起小说的社会环境——碾坊、白塔,作品深层的意蕴通过对他的观照而得以挖掘。

四、解读杨马兵与小说主旨的关系

1.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

(1)沈老曾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这样解释《边城》的创作意图:“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西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 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做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2)《长河·题记》(节选)

“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人生观。”

(3)《边城》题记(节选)

“——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

文章来源:《人口与经济》 网址: http://www.rkyjj.cn/qikandaodu/2021/0409/1211.html



上一篇: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及评析
下一篇:浅谈格宾挡墙路基在公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人口与经济投稿 | 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人口与经济版面费 | 人口与经济论文发表 | 人口与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口与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