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研究(2)

来源:人口与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c. 产值数据。为消除价格因素影响,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均折算为2003年不变价,GDP由调整后的三次产业产值加总得到。 d. 居民消费数据。参考相关研究[29],将食

c. 产值数据。为消除价格因素影响,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均折算为2003年不变价,GDP由调整后的三次产业产值加总得到。

d. 居民消费数据。参考相关研究[29],将食品定义为居民第一产业产品消费,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定义为居民第二产业产品消费,衣着、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定义为居民第三产业产品消费,居民各消费数据亦折算为2003年不变价格。

3实证结果分析

中国用水总量由2003年的5 240.6亿m3增加到2016年的5 895.2亿m3,增加了654.6亿m3。变化趋势表明,2003—2013年用水总量呈上升趋势,而2013—2016年呈下降趋势。其中,生产用水量与用水总量变化趋势非常相似,而生活用水量一直上升。

我国用水量变动分解结果如图1所示。生产用水量累计上升522.42亿m3,占用水总量变动的79.81%,其中生产强度效应、消费抑制效应和居民消费结构效应分别累计达-3 470.46亿m3、-705.64亿m3和-2 220.42亿m3,绝对值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为530.13%、107.79%和339.18%,充分说明三者对我国水资源消耗均具有抑制作用。生产端人口城镇化效应、居民消费效应和生产端人口规模效应分别累计达919.24亿m3、5 641.02亿m3和358.67亿m3,三者均正向促进了我国水资源消耗,其中居民消费效应是驱动用水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占总效应的比重高达861.7%。生活用水量累计增长132.23亿m3,占用水总量变动的20.19%,生活强度效应、生活端人口城镇化效应和生活端人口规模效应分别累计达到61.44亿m3、36.75亿m3和34.04亿m3,均对用水量增长起正向促进作用。

图1 各驱动因素的累计变动量

3.1人口因素与水资源消耗

生产端和生活端人口规模效应分别反映了人口数量变化对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二者之和即为人口规模效应。生产端人口城镇化效应和生活端人口城镇化效应分别反映了人口结构调整对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二者之和即为人口城镇化效应。由图2可知:生产端和生活端人口规模效应的变动趋势均较为平稳,前者始终在25亿~35亿m3之间波动,后者始终在2亿~4亿m3之间波动。生产端人口城镇化效应和生活端人口城镇化效应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生产端人口城镇化效应对用水量的促进作用始终大于人口规模,而生活端人口城镇化效应的驱动力与人口规模十分接近。总体来看,人口城镇化效应的累计贡献值为人口规模效应的2.43倍。

图2 各人口效应变化趋势

究其原因,研究期内我国人口数量由12.92亿人增长至13.83亿人,年均增长率仅为0.5%,增长幅度较小;城镇人口由5.24亿人增长至7.93亿人,年均增长率为3.2%;而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40.53%增长至2016年的57.35%,变化幅度远超过人口规模。与此同时,城镇人口增长率处于波动下降趋势,与人口城镇化效应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数量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虽然目前人口规模对用水量的驱动作用较为平稳,但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后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目前60%的城镇化率说明未来人口数量提升带来的用水压力不容小觑。而我国城镇化进程在未来10年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状态,距离城镇化发展的平缓阶段仍有一段较长的路[30],因此人口城镇化在近期依然是推动我国水资源消耗的主要人口因素之一。

3.2居民消费因素与水资源消耗

3.2.1居民消费水平

依据式(11)分解得到城乡居民消费效应的变动趋势如图3所示。居民消费对水资源消耗的驱动作用占主导地位,远大于模型考察的其他因素。居民消费效应的变化趋势呈现周期性特征:用水量由2004年的307.87亿m3增长至2005年的516.36亿m3,2006年回落至418.58亿m3,2007—2008年小幅度波动,2008年后循环相似的变化趋势。对比城乡居民消费效应:城镇居民消费对用水量的驱动力明显大于农村居民消费,前者在300亿m3左右波动,后者在100亿m3左右波动,城镇居民消费效应的累计贡献是农村的2.25倍。

图3 城乡居民消费效应变化趋势

究其原因,居民消费的产品或服务是其原料、生产、运输、销售等生命周期中消耗的水资源的集合,居民消费水平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消耗情况。自2003年以来,我国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局,实施较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用水总量亦随之增加。研究期内我国居民消费总额由4.9万亿元增长至18万亿元(2003年不变价格),增长近3倍。从城乡居民消费来看,城镇居民消费额始终高于农村,城乡消费差距由2003年的1.92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9.65万亿元,增长了4倍多。居民消费城镇与农村的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2.3∶1增加至2016年的3.3∶1。至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额占居民消费总额的比例达76.8%,而占据总人口42.7%的农村居民消费额仅占居民消费总额的23.2%。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可以推测,居民消费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将成为未来促进水资源消耗的主导因素。

文章来源:《人口与经济》 网址: http://www.rkyjj.cn/qikandaodu/2020/0929/45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当代青年的“恐育”心理和生育观

人口与经济投稿 | 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人口与经济版面费 | 人口与经济论文发表 | 人口与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口与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