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白云生处有人家大瑶山考察笔记(3)

来源:人口与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身边恰好坐了位大娘,六十出头的样子,衣着朴素,面相慈和。我主动跟她讲话,她很高兴,我趁机打听了不少情况。她笑眯眯地跟我絮叨,从前很苦,

我身边恰好坐了位大娘,六十出头的样子,衣着朴素,面相慈和。我主动跟她讲话,她很高兴,我趁机打听了不少情况。她笑眯眯地跟我絮叨,从前很苦,吃不起肉,房子也破烂,现在儿女长大了,都很能干,家里盖了新房子,买了两辆摩托车,儿子上个月载着她去镇里逛了一回——她说村里有好些老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瑶山。我们趁机请她给我们唱山歌,她对着摄像机的镜头,十分虔诚认真地唱了近半小时,虽然曲调哀愁,但她神情平和,气色红润,笑容十分腼腆真挚。尽管我听不明白,但仍旧被感动。苦难的记忆终将被幸福代替,也许有一天,我会听到全新的、充满甜蜜欢快的瑶歌调子。

接下来我心心念念的“长桌宴”开始了。我们因一直在房间里面对大娘进行摄录,并没有注意外面的情况,到了二楼天台,大大地被震撼了一回——整个天台被一圈长桌占住,那桌子约半米宽两米长,目测大概二十来张,头尾相接,绕着栏杆摆了一圈,盘在那里好似一条活龙!桌上摆满菜肴器具,两边围满客人,一眼望去,场面十分壮观。客人尽情吃喝饮酒,旁边美丽的瑶族女子穿插来去,帮忙盛饭倒酒端菜送汤,宾主皆欢。我看桌上菜肴,炖排骨、炖鸡、炒猪下水等,花样不多但分量十足,并没有城里喜宴花里胡哨中看不中吃的只图喜庆的菜色,没有鱼,也不上青菜,看来汉族“年年有余”“升官发财”的思想并没有在瑶族的餐桌上得到体现。

在吃饭期间,主人家一直唱山歌,敬酒劝菜,态度热情却克制,客人不善饮也不强逼,气氛很是温和。那酒是瑶家自酿的米酒,度数不高,有一些香甜——最重要的是,它是温的!我特意跑到门外看究竟,看见大灶上架着几口锅,其中一口大锅里,在温水间坐着一个大陶瓷坛子,坛口密封,灶下大火烧着,水汽氤氲。一人快步走出来,手里托盘托着几个小酒壶,揭开坛口,一股酒香飘散开来,那人拿了一个竹制的酒当伸手进去,舀了满满一当酒出来,灌进小酒壶里,如此再三,然后又将陶瓷坛子封住。我估量了一下,只怕那坛子的容量有三四十斤。只是这种温酒的古法,除了在《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及武侠小说里读到过,我从来没有真正见识过。不过回想刚才喝的那酒,入口温滑和暖,滋润五脏,确实比在大冷天喝冷酒舒服得多。

夜色降临,寒气渐重。我们对一些乡民做了些访谈,拍了一些录像。我跟一位年轻女子闲谈,得知她已经是三个小孩的母亲,很是惊异她的年轻美貌。她说,山里的孩子都不读书,家长也不知道督促,女孩子长得漂亮,早早就谈恋爱结婚,出去打工,没有文化,也只能做一些底层的工作。她不时叹气,眉间有一些轻愁——老人们还在回味过去,年轻人却已把目光投向未来。

转眼到了夜里十二点,主家房间不够,一位好心的乡民热情相邀我们到他家住。他家房子很大,家人也很热情,他的女儿看我们冻得跟鹌鹑一样,大半夜爬起来给我们烧热水洗脸泡脚。第二天一大早,另一位大嫂又给我们煎糍粑吃。虽然素不相识,直到现在也叫不出她们的名字,但在寒冷的冬夜得到细心的照顾,感觉特别温暖。说实话,刚来的时候非常不习惯,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地点偏僻到移动信号都覆盖不到,想打个电话要举着手机四处找信号,更遑论上网,仿佛与世隔绝,虽然跟着同伴,但也难免感到孤独和惶恐不安,但经过这一天的接触,我觉得心里安定了好多。

下午送嫁,我们也扛着设备跟了去。新郎家在另外一座大山里面,山高且陡,虽然铺了水泥路,但弯多又急,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巍峨高山。下雨道路湿滑,空气里有浓重的雾气,可见度不高,一路上行,我看得胆战心惊。既惊叹摩托车骑手的好技术,又感叹山河壮美,很是忙碌。林木葳蕤,云雾蒸腾,有时看见整齐的茶园,更多时候只能见两边高大的树木,扑面而来的是湿冷的气息,感觉十分新鲜清爽。

新娘家设宴款待男方接亲的人

不知转了多少个弯,上了多少个坡,也不知上行了多少高度,突然就进了一个村子。浓重的白气里各色屋角和院落若隐若现,安静伫立,竹篱笆上攀着不知名的青藤,在冬日的空气里颤颤巍巍开出一朵粉紫的小花。这个躲在大山深处的小小村寨,不知道存在了多少时光,仿佛一直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我突然心底有些酸涩,“白云生处有人家”,我一直以为杜牧这句诗词是一句陈述句,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突然体会了内中的惊诧、喜悦、慨叹、惆怅。那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到达终点的喜悦,也是千帆过尽回首阑珊的安心,是到达了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回家了。

文章来源:《人口与经济》 网址: http://www.rkyjj.cn/qikandaodu/2021/0514/1432.html



上一篇:我国居民死因分析研究现状
下一篇:烽火中的画意诗情芦芒的军旅生涯与艺术人生

人口与经济投稿 | 人口与经济编辑部| 人口与经济版面费 | 人口与经济论文发表 | 人口与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口与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